最新动态 / 图片 / 视频首页 > 最新动态

青少年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时间:2023-12-26  作者:

  校园里,可能是数学老师兼任书法老师,可能是美术老师兼任书法老师……“书法进校园师资严重匮乏,这依然是中小学开展书法教育最难的事情。与此同时,在线书法教育的创新拓展,又给书法教育带来了强有力的信心:学生们可以在线自由选择11套书法教材轻松自如学习,可以看到高清经典碑帖、视频示范跟学;AI书法老师的细心教学,帮助青少年书写更加规范、书写速度进一步提升…… 

  1223日,由我会青少年文化素养发展与推广工程举办的青少年书法教育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北京中国现代文学馆举办,知名书法家、学者、教育专家、产业前沿领军代表汇聚一堂,就如何进一步推进我国青少年书法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中国作协原书记处书记廖奔视频发言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叶培贵发言 

  青少年书法教育是我们社会中极其重要的一环,它不仅仅是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更是锻炼青少年意志品质和审美情趣的重要途径。书法进校园的提倡者和实践者、中国书协名誉主席苏士澍为本次研讨会作主题寄语,他强调青少年书法教育意义重大。知名学者、作家廖奔在视频发言中自称为老书生,他认为书法按照字面意思理解就是书法的法度,简单说就是探索如何把字写好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要写好中国字,也就是汉字,汉字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用传统的方式——毛笔来把汉字写好,本身就有着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 

  毋庸置疑,书法教育在传承中华文化和美育中具有独特的地位。但是,书法教育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传统的笔画被称为线条结构被说成构成;教学中用字模思维替代手写思维;用成人标准来要求儿童,对幼小阶段儿童的控笔能力提出过高要求,写字成为描字,等等。中国书协副主席,北京市书协主席叶培贵认为,书法的教育普及推广,首先需要正本清源。书法是具有根和魂性质的文化,国家越重视,普及越要慎重。 

  从书法教育的理念层面,有很多需要去统一认知的问题;从书法教育的实践层面,来自一线的书法教师也分享了教学中的收获。来自北京市101中学的优秀教师陈默,承担书法教学工作已有15年,但实际上她是一位专职美术教师。她在书法教学中一直贯穿书画同源的理念,将中国画和中国书法融合教学,让学生能够更加形象地去理解书法的艺术性。北京市海淀区万泉小学专职书法教师李德凌认为,书法教育引导孩子的兴趣是很重要的,比如跟小学一年级的孩子讲书法教学或者写字教学,他们听不懂或者不愿意听,但是教学有了趣味性,孩子们就很喜欢。李德凌擅长篆刻,他会自刻印章,制作小印花卡片,激发孩子们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作为在线书法教育领域的企业代表,京师中教集团书法产品总编辑韩杰、作业帮教育科技集团书法课程产品负责人张晓华分别介绍了笔墨在线书法教学系统和小鹿写字”APP。前者具有很强的资源整合功能,满足在线和离线两种学习条件,还可以自主创建自由授课,尤其是就现行书法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录制了57分钟微课,更好实现答疑解惑;后者打造AI智能写字成长平台,以沉浸式学习场景、趣味场景来激发孩子的兴趣和潜能,并且推出“4+2+1”高效练字法(即4AI课,2天点评陪练直播,1天作品课讲授练习)。这些在线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书法教育的师资困境,大大增强了书法教育的延展性。 

  在研讨会上,与会专家为青少年书法教育辅导教材《青少年书法基础教程》的编写工作提出若干有益的建议。叶培贵讲道,辅导教材的编写要充分考虑与主教材、一周一课时书法课的关联度;不仅要请一线懂教学的专家参与,还要进行实验,等等。硬笔书法家陈先郡建议,教材编写要体现思想性、文化性、科学性、趣味性和通俗性,我们对青少年的培养,不该是急功近利的,而应是潜移默化的。书法教育应该是在孩子们的心里埋下一粒审美的种子 

  书法教育,关乎文化自信。参会各方深感为新时代青少年开拓通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路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呼吁教育部门、书法界、学校和家庭加强合作,共创书法教育美好未来的新篇章。 

  (原载《中国艺术报》作者蒲波)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安苑北里22号楼3层

邮箱:zgwxysjjh1994@126.com

Copyright © 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京ICP备2020034743号-1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捐助方式:

开户行:中信银行朝阳支行

账号:7111110182600017119

收款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空间

捐助方式(建设中)


开户行:中信银行朝阳支行

账号:7111110182600017119

收款人: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

技术支持: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